免费热线:13220535006
   演讲网全国各地分站

写作论文的一般格式<NO.2>

发布时间:2009-10-31 15:01 作者:演讲网 点击:
精彩导读:
(五)引言(Introduction) 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

(五)引言(Introduction)
  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
(六)正文(Main body)
  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人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段落和划分,应视论文性质与内容而定。
(七)参考文献
  [序号]. 编著者. 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年代,起止页码
  [序号]. 作者. 论文名称[J],期刊名称,年度,卷(期),起止页码

(八)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电子文献的采用量逐渐加大,其标注方式的规范化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现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有关规定,对来稿提出如下要求:
 

 

  一、对于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及电子公告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示:
 

 

  
电子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DB CP EB
二、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类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规范》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 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pulletin board online)
 

 

  如:[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DB/OL].文献网址, 1998-08-16/1998-10-04.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编写要求
 

 

  页面要求:毕业论文须用A4(210×297)标准、70克以上白纸,一律采用单面打印;毕业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为30mm,下边距为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mm;装订线为10mm,页眉16mm,页脚15mm。
 

 

  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页眉内容: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居中,打印字号为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条下划线。
 

 

  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编写方法为:第×页共×页,居中,打印字号为小五号宋体。
 

 

  前置部分从中文题名页起单独编页。
 

 

  字体与间距:毕业论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责任编辑:演讲网 admin]

更多>>写作顾问

王 临
王 临
中国演讲网站长、《中国好口才》项目组组长、中国著名公文写作专家、公务员《能讲会写》创始人...[详细]

更多>>培训顾问

文若河
文若河
北京大学公众演讲与管理沟通课题组组长,中国着名口才理论家与实践家、“口才树”理论体系创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