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热线:13220535006
   演讲网全国各地分站

浅谈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中国演讲网

发布时间:2011-01-21 10:56 作者:演讲网 点击:
精彩导读:
浅谈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中国演讲网 摘 要 我们国家正经历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和城市组团的扩张,空前尺度的城市组团发展引发了新型的城市生活模式和经济模式,同时也挑战着传统的城市规划思想与价值观念,并将对我们赖以生存的传统历史环境造成不可

浅谈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中国演讲网

  摘 要 我们国家正经历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和城市组团的扩张,空前尺度的城市组团发展引发了新型的城市生活模式和经济模式,同时也挑战着传统的城市规划思想与价值观念,并将对我们赖以生存的传统历史环境造成不可预测的威胁和改变。本文以时代的角度分析我国当前历史街区保护所面幡的问题,并探讨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同时,如何进行有创造性的更新,以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更新
  城市是一个有机的综合体,任何城市都植根于它所继承的历史脉络之中,其所具有的特色美与其内在渊源的历史情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城市是一本石头的书,每个时期都在增添它新的一页”(果戈理)。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街区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风貌的一景,而洋溢着历史气息的城市各有机构成体正是以其丰富的物质形态渗透出它的不同的人文景观并展现着彼此不同的非物质形态。任何城市之间,除了因历史造成的共性之外,都有着独特历史内涵和文化特征,继承和综合地对待它们本质上是以严肃的态度对待我们乃至世界人民拥有的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每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1历史街区保护的概念历史街区从概念上讲应当是具有历史延续性和文化内涵,包括已继承历史的格局和风貌特色的城市的一部分,比如:四川i阆中、山西平遥古城中大规模绵延成片的历史街区。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梁思成先生就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系统保护的概念。解放初,我国就开始实施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1982年2月8目国务院公布了首批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又公布了第二批3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并确定了“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概念,授权地方审批公布本省、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这里所说,历史文化保护区就指的是历史街区。
  2历史街区风貌的区分城市以其不同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入文景观、历史渊源和民族特色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风貌特征。从规划型制的角度看,我国各类历史街区大致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类是在礼制的思想体系下严格规划的产物。如《周礼·考工记》中“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维,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中所描述的是典型王城模式。尽管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国古代都城并没有完全符合这一制度的实例,但它确实深刻地影响了古代都邑的营建,北京、西安两城的平面型制就是佐证。(亲爱的客户朋友您好!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由我站编辑人员为您搜集整理的范文,仅供您参考。如果你有相关的写作需要请与我们业务经理王老师联系:13220535006 在线客服QQ:316327876  您的满意是我们永恒的追求:中国演讲网www.yanjiangwang.com。)
  另一类是以环境为主要依存自觉形成的产物。
  所谓“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管子·乘马》)。从历史上看这类城市没有严格限制,形式自然并富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如古代平江府、云南丽江等。
  3 国内当前历史街区保护面临的问题孟福德(Lewis Mumford)说过:“真正影响城市的因素是深刻的政治和经济转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华大地的经济、政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革,而城市的发展来势之猛,令所有人始料不及,城市设计、规划指导、建筑设计乃至法规的滞后,领导观念的欠缺,都不可避免地使“建设性破坏”成为不争的事实。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便成为我国当前历史街区保护的主要问题。 ’
  城市的自我更新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城市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文化的转型期所伴随的巨大的城市发展,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带来很大冲击,但更新又势在必行,这就成了矛盾的症结所在。
  对这一问题,应当充分发挥领导、群众、建设人员、设计者、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等多方面的才智,综合全局考虑,切忌盲目和以个人喜好为舍取原则。在许多城市,仓促进行的改造和更新建设已经给城市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许多有着良好风貌的历史街区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这样人为性地侵蚀是令人异常痛心的,这大概和我国的行政体制不无关系。一位长官在有限任期内其政绩外在体现的最好方式也许就是建设或大面积改造。然而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势必会给历史街区保护带来负面影响。从历史古城西安目前进行的大规模改造来看,改造结束后,内城将会有巨大的改变,其利弊尚难定论,西安的旧城改造势在必行,但一定要慎重。从国内外的历史街区改造案例来看,成功的典范都是历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论证和研究。1987年西柏林为庆祝柏林建城750周年纪念,将历史地段Kreuzberg等地区的整治作为展览内容,这项工作在70年代后期即任命了总建筑师,进行了10年的研究、设计和建设,最后才达到预期的目的。1989年在北京由吴良镛先生主持的菊儿胡同改造建设,其改造思想的形成也是自70年代末开始的,对于类似西安这样具有漫长历史和深厚文脉的城市,改建速度实在不宜过快。城市特色一旦被破坏,弥补实在是一种“后现代”的奢望了。正因为如此,如何将保护和发展的矛盾恰当地解决,不将对历史的遗憾留给子孙,应当是政府、民众、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的责任。
  4几点思考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就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历史街区文化既是中华民族极其珍贵的财富,又是提高市民素养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文化源泉。
  随着历史的推移,将愈显其独特的价值。因此,整个国家都将矢志不渝地加强历史街区保护工作。我想在工作中我们可以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4.1在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理论的确定上应有系统性和可发展性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是否成功在历史街区保护问题上起着关键作用。作为历史与未来传递的中介,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应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蓝图。因为经济、人口等无法预料的因素要求城市设计具有动态性和系统性。黑格尔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规划顾问们画出的静态蓝图,在经济和入口无法预料的增长期间,与其说是和财政及贯彻政治意图有关的文件,倒不如说是艺术作品”。这种“泛艺术作品式”的城市规划从目前来看仍是我国规划的主要方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严重的缺陷。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对历史街区风貌的延续,文化的继承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城市设计必须做在城市分区规划之前,通过城市设计决定容积率、高度及其他控制指标;城市设计滞后,直接导致没有可确定的控制指标。而我国因传统规划缺乏城市设计的指导,没有详细的控制指标,机械性和简单性以及人为变更因素使之无法系统和动态地指导城市建设和继承历史文脉,使历史街区保护的系统性在现实上往往受到冲击并不断造成新的破坏。在这里,城市规划和设计滞后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4.2 重视城市交通城市交通压力对于历史街区是显而易见的问题,大城市尤其突出。历史街区已有的城市网络和街道格局,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的确无法适应现代化及飞速发展的城市交通需要。城市交通面对历史街区旧区中心,交通的矛盾应考虑到历史街区保护的要求,决不能简单地将拓展道路和修建高架桥、立交桥、快速路与现代化交通画等号。
  原有街道格局是历史风貌的体现,它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其宜人的空间和尺度是目前的交通网无法达到的。改造时不应一刀切,对于那些确实无保留价值的应当剔除,而带有较好风格的应予保留,对于历史街区中心的交通问题应多方考虑,综合解决。
  从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看,城市的高速公路系统主要在城市中心的外围。对历史街区中心可以考虑用多种手段加以解决,如控制过境车流,使之从城市外围通过;闹事区和中心区不设停车场地,而将其置于中心外围,以减少私人汽车对中心的压力;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以代替各类私人小汽车;合理安排那些车流量大的建筑,逐步建立步行区。
  4.3 加强对房地产业的有效控制,使之成为城市建设的动力因素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指导下,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投资的取向。在目前的条件下,历史街区中心仍是房地产开发的首选目标。地产开发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是旧城改造最积极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又是历史街区风貌最大的破坏因素。国内外的经验业已证明,如果对房地产业没有综合有效的驾驭手段,任其发展,则它对历史街区保护乃至整个城市建设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
  4.4 历史街区保护的方式与防止老城中心的衰落历史街区更新的过程应当是一种有机再生的过程。大体上,其保护和发展的方式有以下几类:
  (1)整体保护的方式这包括保护城市完整的轴、原有的街道格局、城市天际线、历史文化古迹以及控制新建筑的高度、体量、色彩、数量,以使之与原有风格协调;控制人口、建筑、车流数量,使历史街区的完整风貌得以保护,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范围较小、自然、环境和风格特点鲜明的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保护区。
  (2)1日城改造与保护有机结合在我国,大多数历史街区应采取这种方式,其目的是将较完整的城市剔除其不适应的方面,开拓空间,增加新的内容以提高环境质量。
  (3)改建与新区开发相结合类似北京、西安等经过了历史的规划以及系统的保护得以保留下来的历史街区,已形成的开阔、平缓、舒展的气势和历史文化风貌是保护的重点。然而面对人口增多,经济、交通负担加重,历史街区中心区已不能满足需要,即使城市土地利用率在限定范围内扩展扩大到一种饱和状态亦不能使之满足需要,则旧区的扩展是不可避免的。
  5 结 论
  城市是人的城市,只有能反映公众意愿的城市设计才是成功的。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设计人员亦应有参与感,不能完全以开发商的意图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应该健全公众干预机制,必要时可设立一些权威性的仲裁机构以保证优秀设计作品的产生和实施;公众干预也可以使监督机制更加完善,避免造成长官意志的干扰,使城市设计流于形式,从广泛意义上把握城市生命的脉搏。
  历史街区的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它的思考和探索也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保护与更新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做到以古为鉴,以城为鉴。历史是城市保护的天平,只有令这架天平衡定才能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明日的历史街区。
  参考文献 (您现在浏览的文章来自中国演讲网《http://www.yanjiangwang.com》 如果你有相关的写作需要请与我们联系24小时辅导代写热线:13220535006 王老师。 专家QQ在线:316327876 )
  [1]刘弘涛,邓奕。四川阆中古城的空间形态分析i-j].规划师,2005(10)F
  {2]张宏。苏州古城风貌的保护与延续[J].建筑师,2005(2)
  [3]保继刚。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旅游规划[J].建筑师,2006(3)
  [4]何明俊。云南丽江古城中的民居保护[J]//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F5]辛建荣。旅游区规划与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6]罗德启。中国贵州民族村镇保护与利用[J].建筑学报。2004(6)

[责任编辑:演讲网 admin]

更多>>写作顾问

王 临
王 临
中国演讲网站长、《中国好口才》项目组组长、中国著名公文写作专家、公务员《能讲会写》创始人...[详细]

更多>>培训顾问

文若河
文若河
北京大学公众演讲与管理沟通课题组组长,中国着名口才理论家与实践家、“口才树”理论体系创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