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热线:13220535006
   演讲网全国各地分站

关于汉语史研究跨领域的新尝试--中国演讲网

发布时间:2011-01-21 11:08 作者:演讲网 点击:
精彩导读:
关于汉语史研究跨领域的新尝试--中国演讲网 中医典籍是中华文明古国文献宝库中的璀灿瑰宝。但中医学用语的研究长期以来却未受重视。究其原因,一是医学用语属专门用语,有较强的专业性:二是治中医的学者多不长于语言文字之学。《先秦两汉医学用语研究》(以

关于汉语史研究跨领域的新尝试--中国演讲网

  中医典籍是中华文明古国文献宝库中的璀灿瑰宝。但中医学用语的研究长期以来却未受重视。究其原因,一是医学用语属专门用语,有较强的专业性:二是治中医的学者多不长于语言文字之学。《先秦两汉医学用语研究》(以下简称《用语研究》)融中医学理论与汉语言学知识为一炉,颇具特色。该书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搜集到的五千三百多个医学用语进行结构特点的分析和归类。探讨了先秦两汉医学用语的基本面貌,追溯了医学用语的来源,阐明了先秦两汉医学用语对全民语言的影响,论述了先秦两汉医学用语在汉语历史词汇学上的价值。考释了简帛医籍中的一些疑难词语。《用语研究》在中医文献研究和汉语词汇史研究方面具有双重学术价值。
  《用语研究》综合运用多种理论与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研究对象的共性和个性。在探讨医学用语内在规律的宏观研究方面。采用统计分类、对比分析和历史比较等宏观研究方法。还将语言的吸收功能理论运用到研究中来,探明了医学用语的产生和渗透问题;在释读词语的微观研究方面。尝试性地运用聚合求义理论考释词语,并运用药理来佐证考释的结论。另外,全书还用“二重证法”。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互相考证,使证据确凿可信。
  试举书中“聚合求义”之法而论之:作者将索绪尔的聚合理论引进到考求汉语词语意义领域的研究中来,作了成功的尝试。有关“内廉”、“外廉”、“上廉”、“下廉”、“前廉”、“后廉”的考释即是一例。作者首先注意到“内廉”有一项指方位的意义“内侧”。于是大胆推测:既然客观上存在着与“内侧”相对应的“外侧”、“上侧”、“下侧”、“前侧”、“后侧”等方位,那么。也应该有与“外廉”相对应的词语组成为一个聚合体。运用这种聚合理论研究《灵枢》、《阴阳炙经甲》、《足臂灸经》等材料中的“内廉”、“外廉”、“上廉”、“下廉”、“前廉”、“后廉”等一系列词语。指出这些词都是指人体外表部位。同在一个聚合体内,其词源结构是相同的:内(外、上、下、前、后廉;“廉”为广义的方位词“侧、边”。这不但修正了《汉语大词典》等辞书的失误,还对丰富汉语词汇研究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亲爱的客户朋友您好!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由我站编辑人员为您搜集整理的范文,仅供您参考。如果你有相关的写作需要请与我们业务经理王老师联系:13220535006 在线客服QQ:316327876  您的满意是我们永恒的追求:中国演讲网www.yanjiangwang.com。)
  《用语研究》指出,出土医学文献无论是对医学。还是对语言学。都有巨大的学术价值。并重视发掘它们的这种价值。
  首先,用出土医籍文献订补传世文献。该书广泛涉猎了已公布的先秦两汉医籍:《江陵望山疾病简》、《马王堆医书》、《武威医简》、《江陵张家山医简》、《阜阳本草简》、《居延医简》和《敦煌医简》。这些文献不但弥补了上古医籍数量的不足,也开阔了研究的视野。传统语文辞书如《辞海》、《辞源》、《汉语大词典》,都认为“膏药”是一种“外用药”。作者据《武威医简》中两个膏药方子指出,“膏药”并非仅指外用药,也指内服药。
  并从后世医籍《千金方·伤寒膏》(卷九)所记的“治伤寒头痛项强四肢烦疼青膏方”中得到了印证。这不仅修正了有关“膏药”的传统训释。也提前了上述诸辞书的“始见书”。充分显示了作为“同时资料”的出土文献对订补传世文献的重要意义。
  其次。运用出土医籍文献解决了一些疑难问题。如在有关“垂子”的考证中。作者首先依据医籍材料指出“垂”本是医学中人体部位名,指“阴囊”(含睾丸);接着用“语素渗透”理论指出“垂”作为构词语素进入全民用语中。与名词后缀“子”组成“垂子”。指“男阴”:该词多在今方俗俚语中用作詈语。表示强烈否定。作者于此得出,四川方言“垂子”应是源于医学用语的“垂”“子”(后缀),从而证明了明李实《蜀语》、今人《四川方言词典》之误。
  再次。专章论述了出土医籍文献在历史词汇学上的价值:提供词语语源,订补词语训释,增补词语,词语用例补缺,提前“始见书”。仅举书中一例予以说明。“主治”为习见的医学用语,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未收。《汉语大词典·、部》释为“指药物的主要疗效”,书证为明王世贞《本草纲目》序:“次以气味、主治、附方,着其体用。”作者认为,该释义漏掉了“主管治疗”这一更主要的义项;《中文大辞典·、部》所释近是,但书证仍为王世贞文。晚了2000年左右。
  此外。作者充分论证了医学用语和全民用语的互动关系。在研究词汇发展变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用语研究》首先从“借用构词材料新造词语”、“引申借用”、“比喻借用”等角度探究了医学用语是怎样在全民语言基础上产生的。如书中对医学用语“体重”的产生的论述:“体。有‘身体’的意义。重。有‘沉重’的意义。医学上将这两个词作为构词语素。按照全民语言的主谓格式,组成‘体重’。以表示其中医学用语的特定意义:
  ‘身体沉重而乏力之症。’又作‘身重’或‘身体重’,其构词理据与‘体重’同。”并附例予以说明。
  同时,《用语研究》又充分考察了医学用语对全民用语的影响。书中指出,医学用语对全民用语的渗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直接渗透,包括语音形式和词汇意义;二是引申渗透而产生新义;三是比喻渗透而产生新义;四是语素渗透而产生新词。如“不仁”本是个医学用语。意义为:“指肢体肌肤麻木失去知觉而不知冷热痛痒之症。”直接渗透进入全民用语后。这一医学用语和“麻木”组成成语“麻木不仁”。解为“肢体发麻而失去感觉。”并进一步产生了比喻义,喻指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情。
  其他如“将息”、“中气”、“血气”、“元气”、“神气”、“正气”、“脾气”、“关节”、“化”、“心病”等医学用语均分别以上述方式渗透到全民用语中。绝大部分至今尚在广泛运用。
  《用语研究》还广泛考察了一批医学用语,对其中疑难者作了大量的详备精辟的词语例释。多有创获。
  如对“大皮桐”的考证。作者先指出“皮桐”
  属于上古汉语“大名冠小名”的语言结构形式。“皮”为大名。“桐”为小名。“皮桐”即“桐皮”。因而“大皮桐”即“大桐皮”。又从词义的历史演变发展的角度推断出“海”即是“大”,因而“大桐皮”实即“海桐皮”(按:四川方言中至今还有“海碗”一词。“海碗”即“大碗”)。最后,还从药物的主治功用上对这一结论予以佐证。作者采用多种方法。灵活运用语言学知识和医学知识,搞清了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些考释无论对于语言学,还是对于中医学,均有重要价值。
  《马王堆医书·养生方》中“营哉”一词,令人费解;马继兴、李家浩之说又均难以令人信服。
  《用语研究》从语言学角度作了令人信服的训释。作者首先从语音上确定“溅”、“哉”相通,训为“一种带酸味的酒”;接着从语义上考定“溅”可由本义引申为“以茅滤酒去渣”,即“缩”。
  因此。“营哉”训作“以茅滤哉酒以去渣”便不言自明。
  当然,《用语研究》也有其不足。材料部分未得出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实用性;在排印字体的选择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该书的印刷效果。
  (您现在浏览的文章来自中国演讲网《http://www.yanjiangwang.com》 如果你有相关的写作需要请与我们联系24小时辅导代写热线:13220535006 王老师。 专家QQ在线:316327876 )

[责任编辑:演讲网 admin]

更多>>写作顾问

王 临
王 临
中国演讲网站长、《中国好口才》项目组组长、中国著名公文写作专家、公务员《能讲会写》创始人...[详细]

更多>>培训顾问

文若河
文若河
北京大学公众演讲与管理沟通课题组组长,中国着名口才理论家与实践家、“口才树”理论体系创始...[详细]